居室紡織裝飾品包括墻布(現多為壁紙)、地毯、窗簾、沙發巾、床上用品等,品種繁多,花色各異。有些人今天看到這種窗簾好就買下窗簾,明天看到那種桌布好就買下桌布。拿到家里一用,卻大失所望,遠不如在商店里看到的那么漂亮了,甚至感到雜亂無章,令人生厭。
為什么反差如此大呢?原因是人們在購買單件紡織品時忽視了一個重要因素,即家具的色彩以及光線、圖案等協調統一的關系。欲使色彩和諧美觀,須注意以下三點。
⑴主色調。窗簾、桌布、地毯,床上用品等,應結合家具和墻壁色彩,確定一個主色調,使之構成室內總的主色調。如以藍色(屬冷色)為主色,在以淡藍、灰青、乳白等相配,以顯典雅、恬靜;以巧克力色(屬暖色)為主色,配上米黃、咖啡等色就會顯得柔和宜人。主色調是給人的第一印象,要避免色彩對比過分強烈,過分復雜,防止影響整體的統一。
?⑵陪襯色。對主色調起烘托作用的色彩。一般來說,每個房間都應有個趣味中心,即突出房間的重點,讓人一進屋就能被它吸引。比如,臥室的布置可以床為中心,即床上紡織裝飾品的色彩地鮮艷、豐富些;會客室可以沙發為中心,即沙發巾、茶幾臺布等紡織裝飾品的色彩應豐富艷麗些。趣味中心的色彩是房間的重點色彩,其它一切色彩只起陪襯作用。重點色彩鮮艷,陪襯色就不宜鮮艷,而應用中性色彩。
⑶點綴色。點綴色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常用于面積的紡織裝飾品。當墻壁、窗簾、地毯、被罩等已處在和諧統一的色彩里時,電視機套、枕巾等則可選用鮮艷、明快、對比較強的色彩。這樣處理的結果如同一首歌曲,抑揚頓挫,優美悅耳。但是,點綴不能用得太多,否則畫蛇添足,適得其反。就一般習慣來講,窗簾、墻布、地毯等裝飾品色彩應有自身的特點。墻壁一般不宜用鮮的色彩,而宜用淺淡、柔和、偏冷的色彩,如蘋果綠、粉綠、湖藍等色。這些色彩有擴大空間、襯托家具的作用。小房間墻布的色彩應與家具相統一,明度較高為宜。地毯的色彩以深暖色為宜,如深棗紅、深咖啡、深大紅等。它們能給人以華貴莊重沉穩之感。一般房間墻壁宜用與家具色彩相互協調而又不太接近的顏色。窗簾如用雙層,則透明的一層色彩宜淺,外層不透明的色彩宜深。
此外,特殊情況可另作處理,比如,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室內不宜用紅、黃色床單、臺布、窗簾等;視力不好者最好用綠色的裝飾品,以減少眼睛疲勞;食欲不好的人,可用紅色、桔紅色的桌布以刺激食欲。一般說,年老或體弱多病者的房間宜用暖色調的裝飾品,它可使人心情愉快,增強新陳代謝機能,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年人房間的裝飾品宜用冷色,它可使房間顯得幽靜明快,清新脫俗,淡雅舒適。兒童房間的裝飾品宜用明亮而豐富鮮艷的色彩,以適應其天真活潑的特點。總之,居室紡織裝飾品的色彩應根據家具、個性、情趣、職業、年齡等因素來選擇,講究和諧協調,美觀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