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由于氣候炎熱,加上居家環境過渡裝潢、空氣系統密閉化,過敏原幾乎無所不在,除了最常見的塵、霉菌、蟑螂等特別容易生存、繁殖,誘發過敏氣喘之外,比較常見過敏誘發因素還有花粉、食物、油漆味、粉塵、冷氣太強、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若以誘發過敏的氣喘的容易度來劃分,即最常見、最難預防的應該是塵!其次最普遍的就是食物了。
當我們一旦接觸到這些過敏原,免疫系統就會發揮作用,因而導致第二型T細胞反應,誘發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及食物過敏等。據統計,全臺灣有30%的人曾經受過敏之苦,可見普遍性值得正視!
如果免疫力變差,又受到呼吸道病毒、肺炎霉漿菌、肺炎披衣菌的感染,則過敏氣喘的癥狀也會變得嚴重。目前臺灣六歲以下的幼童,大約一半以上都曾感染過上述三種病菌。因此過敏氣喘者會逐年增加,必須注意。
就學理上來說,過敏的致病機轉屬于多因子,與免疫球蛋白E抗體、嗜伊紅血球、過敏原特異性T淋巴球和細胞間白素4、5、9、13等都有關系。但要如何啟動這些機轉,進一步引發過敏癥狀,總結起來還是與遺傳和環境有關。
從遺傳因素來說,基因與先天性體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流行病學調查,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疾病,則小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機會出現過敏;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過敏體質,則小孩被遺傳、為過敏所苦的幾率為三分之一。以臺灣而言,近二十年來的社會環境變化,也導致過敏疾病慢慢增加。這些因素包括:空氣污染、居家環境改變、精神緊張導致呼吸道出現過度反應、飲食習慣改變、嬰兒配方奶粉代替母乳喂食、傳染性疾病型態改變、與腸胃道正常菌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