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統計,目前的過敏人口數約占總人口數的30%以上,也就是說,每3個新生寶寶就有1個是過敏體質。其實,只要照護得當、遵從醫囑,跟疾病保持“友好關系”,即使是難搞的3大過敏病癥,也能輕松應付。常常看到許多父母擔憂自己家有過敏兒該怎么照護?似乎過敏兒的數量比以往多很多,其實過敏屬于遺傳性疾病,基因一直存在,會感覺有增多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居住環境改變了。?
現在大家居住環境變得更好了,都市化反而讓過敏原容易增生。尤其是家里的擺飾、裝潢愈來愈復雜,地毯、窗簾等最容易讓過敏原最大元兇“螨”藏匿與滋生。螨靠著媒介物的皮屑、口水等生存,最喜歡藏生于毛絮中,所以,只要有人住、有寵物的地方,一定會有螨。
有過敏體質未必發病
想知道寶寶是不是過敏體質?如果爸媽其中一人有過敏體質,生下來的寶寶就有1/4到1/3的幾率會產生過敏疾病;爸媽兩人都是過敏體質,那么,寶寶的過敏疾病發生幾率則為2/3。不過,并非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就一定會發病,有些具有過敏體質的人,一輩子都不會發病,因為要產生過敏癥狀,非得“天時、地利、人和”同時產生,也就是說,環境、氣候、體質,三者缺一不可。引發過敏癥狀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見的過敏原外,太早讓孩子進入幼兒園、接觸油炸的快餐品,都是讓過敏狀況日趨嚴重的原因。此外,隨著鄉村城市化的發展,大家終日緊閉門窗,加上家居又過度裝飾,讓過敏原有更多空間與機會可以大肆滋生。
常見的3大過敏疾病
兒童過敏疾病種類多,最常見的3種病癥為氣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
除了上述3種常見的幼兒過敏疾病外,過敏性結膜炎跟鼻炎有密切的關連性,發病的比例也高;而過敏性休克更是臨床上最危險的癥狀。
3大過敏疾病應對有方
異位性皮膚炎是3大過敏疾病中,最早出現的癥狀,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在嬰兒期就會出現癥狀,而氣喘、鼻炎等,則在2歲以后才會開始發病。
由于這3大過敏疾病的致病成因類似,除了治療與照顧方式有些許不同外,預防方式幾乎一樣,且3種癥狀又有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家有過敏兒的父母,建議不要輕忽任何一種病癥的預防方式。
異位性皮膚炎反復發作.奇癢無比
成因
雖然目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通常屬于熱性體質,皮膚比較干燥,因此對癢的感覺相當敏感,很容易因為熱、皮膚的刺激、情緒的不穩,以及感染等而搔抓,進而引起濕疹。
特征
1.奇癢無比
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最直接的癥狀之一,患有此癥的寶寶,常常會搔抓皮膚,對年齡較小、手部運動還不靈活的幼兒,常常會因為癢到受不了,導致身體動來動去,尤其是過于溫暖的環境也容易讓癢感加劇,因此,晚上睡覺蓋被時,最容易見到孩子搔抓發癢部位。
2.特定部位出現紅疹
以嬰兒期來說,臉部是好發的部位,通常兩頰會泛紅,之后,擴大到四肢伸展的外側,1~2歲時,皮疹就會慢慢轉移到手肘內側,但不會出現在尿布包覆的范圍內。
3.不斷復發
反復發作是異位性皮膚炎另一個主要特征,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作。夏天,通常是因為汗水的刺激;冬天,則是因為皮膚過于干燥使然。
預防與照護
要預防異位性皮膚炎,最佳之道就是利用藥物、擦劑控制發炎癥狀,并須配合耐心持續治療,先把癥狀治愈后,再預防惡化因子的產生,就是最好的預防之道。
1.溫度控制得宜
天氣過于濕冷或干燥,都容易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癥狀的惡化,因此,夏天一定要開冷氣,并將溫度設定在27~28℃之間,如果不冷,可用電風扇輔助,不過,室內溫度也不能太冷,因為有過敏體質的人,通常會伴隨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如果溫度過低,反而容易引發呼吸道或氣喘的惡化。如果必須外出,也要做好防曬,回到家后,最好先沖清水澡,水溫不能太熱,且沖完后擦上清爽型的乳液,讓皮膚保持濕潤。
2.減少過敏原
目前的居住環境中,要完全避免塵螨,幾乎不可能,但對需要長時間使用的枕頭、被套等,就可用使用有防螨設計的產品。若有經濟考慮,就須更加勤奮,只要兩星期定期清洗1次,并在高溫下暴曬約10分鐘,就可達到殺菌的效果。此外,居家的環境也以通風為宜,定期清洗浴廁。最好不要養寵物,以避免貓毛、狗毛的沾惹。食物只占過敏成因的10%,2歲以下的寶寶,影響也不超過30%,只要腸胃系統成熟,食物會造成惡化的影響就降低許多,因此不用特意不吃哪些食物。
3.避免情緒影響
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癥狀易影響美觀,心理上容易呈現焦躁不安,這些情緒反應,更是讓癥狀反復發作的主因,家人的關心與耐心,是協助患者度過發病期的關鍵。
4.預防感染
病毒與鏈球菌的感染,也是讓癥狀惡化的因素,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少接觸生病的人,預防感冒,都是避免發病的好方法。
(以上文字引自鐘碧芳《中國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