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螨蟲對人體的危害
小小螨蟲危害大。螨蟲是至今世界上已知的最強烈的過敏源,是引起過敏性哮喘(吸入型哮喘)、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濕疹(遺傳過敏性皮炎或異位皮炎)等病態反應的罪魁禍首。
螨蟲最容易寄生的是人的額面部,包括鼻、眼周圍,唇、前額、頭皮等,其次于乳頭、胸、頸等處,少量寄生常無明顯癥狀,或有輕微癢感或刺痛,局部皮膚略隆起為堅實的小結節,呈紅點、紅斑、丘疹狀,可持續數年不愈。成年人感染率高達97.68%。出生僅28天的小孩就可能感染螨蟲。新生兒80-90%的哮喘病是螨蟲引起的。
螨蟲的分泌物、糞便、蛻皮和尸體對人體都有危害。這些物質經分解后成為微小顆粒,通過人的走動、鋪床疊被、打掃房屋等,飛揚于空氣之中,尤其是通過空調噴出,這都是極強的過敏源。過敏性體質的市民接觸或吸入后,就會誘發疾病,表現在呼吸道就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表現在皮膚就是皮炎。據統計,約有80%市民的過敏性哮喘、鼻炎和皮炎與螨蟲有關。寵物特別是狗,很容易寄生螨蟲。
螨蟲被人們稱為影響容貌的第一殺手,“粉刺”、 酒糟鼻都是它引起的。而且,還會產生免疫系統疾病:如由螨蟲引起的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等。
人若感染了螨蟲,很難醫治。就是治好了,對臉部皮膚也會留下后遺癥。而且,還很有可能再次感染。
二、塵螨及其危害
螨蟲是小型節肢動物,外形有圓形,卵圓形或長形等。螨蟲的體長通常為0.1mm到0.5mm,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其形態。螨蟲生活史可分為卵、幼蟲、若蟲和成蟲等期。幼螨有足3對,幼螨與成螨則有4對。螨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寄生、叮刺或毒螫、吸血、過敏性疾病,并傳播疾病,如病毒病、克次體病、細菌病、螺旋體病,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螨蟲的種類很多,其中與人們關系密切的有以下幾種:塵螨、恙螨、革螨和疥螨。本文主要介紹塵螨及其危害。
塵螨是一種類似蜘蛛及頭虱的生物,普遍存在于人類居住場所的塵埃中,是一種強烈的過敏原。塵螨屬于真螨目,蚍螨科。在已知的34種塵螨中,與人類過敏性疾病關系最密切的主要有屋塵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和粉塵螨(D.Farinae)和埋內歐螨(Euroglyphus Maynei)。其體長為橢圓形,身長只有三分之一毫米,肉眼根本看不見。下圖為屋塵螨雄蟲背腹面的示意圖。
塵螨分布廣泛,大多營自生生活。塵螨不會咬人,但它們卻無處不在,比如床墊、地毯、窗簾、衣服,甚至小孩的絨毛玩具,都可能是螨繁殖的地方。屋塵螨主要孳生于臥室內的枕頭、褥被、軟墊和家具中。粉塵螨還可在面粉廠、棉紡廠及食品倉庫、中藥倉庫等的地面大量孳生。塵螨是一種嚙食性的自生螨,以粉末性物質為食,如動物皮屑、面粉、棉籽餅和真菌等。
塵螨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5±2℃,溫度再高時,發育雖能加快,但死亡率隨之增高。低于20℃時則發育減慢,低于10℃不能存活。濕度對塵螨數量也起決定性作用,最適宜的為相對濕度80%左右。裝備了空調、地毯的房間是其良好的生活環境。塵螨的散布主要通過攜帶。塵螨性過敏屬于外源性變態反應,病人往往有家族過敏史或個人過敏史。至于過敏原的性質,一種意見認為是來自于塵螨的分泌物、排泄物、蛻下皮殼和死亡蟲體,尤其是這些代謝產物在細菌與真菌作用下分解為微小顆粒,能在空氣中飄浮,易被吸入,都是強烈的過敏原;另一種意見認為塵螨能夠匯集屋塵的過敏原,其腸道是一個極好的環境,適于產生過敏原的分解產物,所以螨本身并不是過敏原。盡管過敏原普遍存在于環境中,但其發病的原因主要與體質的特異反應性有關。當吸入過敏原后,機體能產生較多的塵螨特異性IgE抗體,此抗體能滲入呼吸道粘膜,并與相應抗原在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表面相結合,使之成為致敏組織。當再次吸入塵螨性抗原后,在鈣離子參與下,導致肥大細胞潰破和嗜堿性顆粒脫顆粒,促使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導致細支氣管的平滑肌痙攣、粘膜水腫、分泌亢進和細支氣管阻塞等病變,這屬第Ⅰ型變態反應。過敏體質者易產生特異性IgE抗體。
塵螨過敏有以下臨床表現:塵螨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
螨蟲是無所不在的,所以平時的預防才是關鍵。而床上是螨蟲聚積最多的地方,特別是晚上,人在床上呆的時間比較長,而螨蟲又特別喜歡晚上出來活動。所以床品防螨是必須的。
用物理防螨床上用品套件有效阻隔(最關鍵有效的)
用物理防螨床上套件包裹清洗后的棉質家紡床品,是減少再次暴露于螨的有效方法。防護精度低于1微米,塵螨及其過敏源無法通過,如此形成有效阻隔。
據業內人士介紹,專業的防螨面料并不多,而一般都是化學防螨的,化學藥劑對人體的神經系統有危害,并且隨著水洗的次數增加會逐漸失去防螨的效果。
在國內現在只出現2種,一種是美國杜邦公司的杜邦特衛強防螨布(Tyvek ADM),另外一種是德國科德寶公司的依沃瓏(Evolon)防螨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