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8日晚,中央2臺報道: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每年有3700多萬過敏患者,其中,主要是由于螨蟲過敏引起,螨蟲是家居生活中的頭號過敏源。每年全國在防治螨蟲過敏方面的花費巨大,但收效甚微。 宗嘉觀察員認為:螨蟲作為一種1969年才被發現的一種寄生蟲,對于人類而言,還是個新面孔,人們普遍不太了解螨蟲,但是螨蟲的危害相對于其它寄生蟲而言,絲毫不弱!螨蟲不但身體能引起人類過敏,其排泄物、殘骸等都是強烈的過敏源。 多年來,中央臺首次有這樣的報道,表明: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防螨意識將逐步深入到普通百姓,人們對螨蟲,將從認識與了解,轉向重視與防治! 可以說:中國人與螨蟲的戰斗已經打響了第一槍,防螨經濟將逐步趨熱!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231
床上用品的出口一向是我國紡織業中的重要一環,我國目前床上用品生產企業近千家,產值已超過600億元人民幣,出口量達8億多美元。從發展趨勢看,作為一個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行業,床上用品將成為紡織行業出口未來發展的經濟增長點。 床上用品是我國紡織工業的傳統產品,主要企業大多分布在浙江、廣東、江蘇、山東等省份。現代的床上用品行業已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從過去的鋪鋪蓋蓋等實用功能,逐漸向裝飾、美化、保健等多功能方面發展,各式各樣、各種檔次系列的床上用品琳瑯滿目,已成為美化家居、增加文化內涵的家居裝飾品,由于國外裝飾用品的消費需求量很大,促使床上用品出口迅速發展,隨著對外開放擴大,國外市場擴大,為家用紡織品提供商機,家紡行業受益良多,出口有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但是,床上用品業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一是設計人員匱乏,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基本上是采取“拿來主義”,引進國外現成的設備、技術,仿制其花色、品種、風格,失去了民族特色,在品質、花色上難與歐洲的廠家抗衡。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新產品開發速度慢。目前,生產結構在許多方面同國外市場需求不相適應,企業的技術裝備不能適應產品結構調整的需求;對國內外行業發展狀況缺乏及時有效的了解,也影響了行業內的協調發展,中低檔產品生產過剩,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偏低。因此,面對出口的良好契機,床上用品企業的發展一定要進行拓展,開拓自主創新領域,引領消費時尚,...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127
在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改善的同時,由于人們某些日常不太注意的細節,為螨蟲等有害蟲類提供了滋生的條件。在日前舉辦的上海“有害生物防治論壇”上,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員賈家祥表示,在對上海部分學校、醫院、賓館和普通居室進行的有害生物抽查顯示,這些地方所使用的空調73%都存在螨蟲繁殖,而且種類高達12種。 目前,全世界生活的螨蟲種類高達50000多種,螨蟲在人們身邊的生活環境中繁殖量大,繁殖速度快,會給人體傳播多種疾病,例如粉螨、塵螨、介螨等,是導致許多皮膚病和引發哮喘、過敏等疾病的罪魁禍首。而螨蟲在人體上大量寄生所引起的多種疾病,還將嚴重威脅人體的健康。 上海市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副會長謝谷芬說,近十幾年來,人們的居住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地毯、布藝沙發、席夢思等在家庭中普及使用,螨蟲繁殖也趨向頻繁,并對人們的居住環境、身體健康造成新的危害。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140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的提高,近年來在許多城市已將對環境衛生和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白蟻和螨蟲也列入需要消滅的蟲害之列,人們傳統觀念中的“四害”(老鼠、蟑螂、蒼蠅、蚊子)增至為“六害”。對白蟻和螨蟲兩種蟲害的防治,已經成為目前人們對蟲害防治新的關注點。 日前,上海有關部門召開了“有害生物防治論壇”。在論壇中,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明確表示將在現有蟲害監測基礎上,擴大蟲害監測種類,加入螨蟲和白蟻。上海市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副會長謝谷芬說,近十幾年來人們的居住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地毯、布藝沙發、席夢思等在家庭中普及使用,螨蟲的繁殖也趨向頻繁,并對人們的居住環境、身體健康造成新的危害。 據介紹,根據螨蟲致病的原因,螨病可分為兩類:病因性疾病和病原性疾病。病因性疾病常見的種類有濕疹、哮喘、鼻炎等,主要是由螨的皮屑、糞便、分泌物及尸體等引起的過敏性疾病;另一類是螨作為病原所引起的疾病,即活螨直接侵入人體內部而引發的。另外,螨病常常隱藏在一些多發病和常見病當中,從而形成疑難病。而由于螨的種類繁多,螨病的侵犯面廣,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普遍存在流行因素。因此防治螨病從根本上說,人們更多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防螨的良好生活習慣。 還有一種人們比較熟悉的引起皮膚病變的螨蟲,醫學上將其稱為人蠕形螨,又稱人螨、人毛囊蟲,它普遍寄生于人體毛囊和皮質腺內,輕則堵塞毛孔,造成毛孔粗大、皮膚粗糙多...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208
美國第二大化學制品生產商杜邦公司昨日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由于價格調升運用得法使其成功化解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這個被“特富龍”事件陰影籠罩的老牌化學巨頭上季盈利暴漲一倍多。 根據杜邦公司披露的數字,其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凈收益達到10.1億美元,每股盈利1.01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03億美元和每股50美分的業績增長幅度超過100%。同時,杜邦第二季度銷售收入為79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上漲8%。 如此佳績一舉打消了華爾街此前的顧慮,由于特富龍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分析師擔心杜邦達不到原先的收入預期。此前,湯姆遜金融公司預測杜邦第二季度收入76.7億美元,每股盈利96美分。 杜邦公司董事長兼CEO賀利得說:“價格策略和新產品銷售的持續成功是我們第二季度表現強勁的關鍵因素。” 他還樂觀地表示,杜邦有信心超額10%完成今年的收入增長目標,更高的售價、新產品的開發和新興市場的增長將是公司底氣十足的三大支撐。今年4月,杜邦預期全年每股收益在2.65美元-2.85美元,此次它將浮動范圍縮小至2.75美元-2.8美元,這也表露出杜邦對未來業績更強的把握。 杜邦公司還期望能從今年下半年的海外利潤返回中獲得8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的收益,達到先前預期的上限。根據去年通過的《美國就業機會創造法案》,美國公司能以一個非常低的稅率將海外業務產生的利潤抽回到國內投資于本國的經營活動中來。 ...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124